惊蛰是几月几号:惊蛰节令即到,惊蛰常识知多少?

网友提问:

惊蛰节令即到,惊蛰常识知多少?

优质回答:

说惊蛰

≈≈≈≈≈

今年“惊蛰”是古历(农历)二月十二日,公历三月5日。“惊蛰”节令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笫三个节令。每年在公历3月5日一一3月7日的其中一天。

“惊蛰”节令在我国农业领域里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意义,古往以来,它指导天下黎民百姓对农事的按排。“惊蛰”的到来,标志着大地气温有一个明显的回升,一切哲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类开始苏醍。迎春花黄蕾绽放,桃花红蕾绽放,杏花白蕾绽放,一切越冬农作物迅速返青,大地呈现万物复苏景象,正谓古人云云:“惊蛰过后就是春天了”!

惊蛰是冬季气温结束、春季气温到来的分界线,惊蛰前:蜇伏、隐藏、潜伏、自然界里有生命的物种都处于冬眠靜态下。惊蛰了,醒动、变化、突然、所以在长江流域开始有雷声、春雷、惊动。正谓“春雷一声震惊天地”。蜇伏于地下昆虫类逐渐苏醒。

惊蜇了,长江流域开始雨水增多,黄河流域农事日益繁忙。

惊蛰节令的产生与出现,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与智慧的象征,是先民们在天文气象学领域的创造与发明。是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里的又一奇葩。

其他网友回答

问题

惊蛰节令即到,惊蛰常识知多少?

“惊蛰”顾名思义: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过后,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时节。

惊蛰之前,动物处于冬眠状态,不吃不喝不动。惊蛰过后,天气渐暖,渐有春雷,蛰居动物开始苏醒。有诗云“春雷响,万物长”,“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惊蛰过后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今年的惊蛰时间为:3月5日10:56:44

农历二月(大)十二

其他网友回答

网上说“惊蛰到瘟疫散,自古如此”,再过几天就是惊蛰了,希望网事成真。

惊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蛇虫鼠蚁。那么关于惊蛰的一些小常识?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惊蛰时间

2020年3月5日:农历二月十二

惊蛰,古时候称为“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据说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惊蛰的到来标志着万物生长,标志着仲春时节已经开始了。此时天气已经逐渐变暖,春雷已然响起!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惊蛰三候

古时候人们是将惊蛰分为三候。

一候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满园的桃花已经盛开了,朵朵娇艳。二候仓庚鸣:春天来了,黄鹂早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开始鸣叫了。三候鹰化为鸠:“鸠”在古时候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了秋天时,鸠再化为鹰,飞到天空中。惊蛰诗词

1、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游景仁东园》宋代:苏辙

译文:刚刚到了惊蛰时节,草木还没有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2、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水龙吟 寿族父瑞堂是日惊蛰》元代:吴存

译文:今年刚刚才到惊蛰时节,蛰虫伏处的洞穴才开,一声雷响呼唤着苍龙醒来。

3、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惊蛰日雷》元代:仇远

译文:天上半夜突然响起一声雷鸣,到了早晨虫子的洞穴已经打开,花芽也探出了头。

4、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秦楼月·浮云集》宋代:范成大

译文:云彩聚集在一起,时届惊蛰,雷声隐隐。刚惊蛰时,水鹁鸪叫声愤怒焦急,杨柳也随狂风舞动。

5、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观田家》唐代:韦应物

译文: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惊蛰农谚1、惊蛰前打雷,四十五天云不开。2、节到惊蛰,春水满地。3、惊蛰雷鸣,成堆谷米。4、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惊蛰习俗

1、祭白虎

惊蛰祭白虎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之神以及是非之神。白虎非常好吃,每年在惊蛰的这天白虎会出来吃人。于是,为了让白虎在惊蛰时不再出来吃人,百姓们在这一天用纸绘制的白老虎来祭祀,用肥猪血来喂白虎,使白虎吃饱后不再出来吃人,也不能开口说是非。

2、打小人

在惊蛰的这一天,你是否会看到人们一边用木拖鞋来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还念念有词。其实这就是打小人。惊蛰时节春雷响,所有冬眠中的鼠蚁蛇虫都已经醒过来了,出来觅食了。所以这时候人们会用艾草来点燃熏家中的蛇虫鼠蚁,以之驱赶。

3、吃梨

惊蛰来临,天气已然是渐渐变暖了,这时候稍一不注意就会感冒。所以在这时节,饮食应该是清淡的。而在惊蛰的这一天,吃梨已经成为了有些地方的风俗,梨子可以滋阴清热,可以增强体质。

4、吃炒豆

在陕西,有一些地方在惊蛰的这一天,都要吃炒豆。人们将用盐水浸泡过的黄豆放在锅中来爆炒,在爆炒过程中发出的声音象征着虫子在锅中受煎熬时的声音。

惊蛰养生1、惊蛰时节,天气已经渐渐回暖了,在穿衣方面要注意了,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2、惊蛰时节,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清淡的食物,比如吃豆腐、蔬菜等。3、惊蛰时节,晚上11点之前就要睡觉了,早上5到7点的时候就应该起床了。这样对身体是有好处的。4、惊蛰时节,3月份是最适合进行运动,要多动少坐。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可以减脂,降低冬天储存的脂肪量。

关于惊蛰还有哪些小常识,欢迎留言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惊蛰节令即到,惊蛰常识知多少?不得不说,时间真是过得好快。今天已是3月1号,再有不到4天的时间,3月5日的上午10时57分,太阳的黄经就会达到345°,北斗七星的斗柄也将指向“丁”位,从那一时刻起,2020年将正式进入一年24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惊蛰。

俗话说,“春雷响,万物长”。时令进入惊蛰之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就可以渐次听到春雷了,我国南北各地的雨水也会渐渐开始增多,春光明媚的景象将会越来越明显。此时,西南和华南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大多会维持10——15℃左右,城乡之间,春意盎然。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也会逐渐升至0℃以上,农民朋友忙碌的春耕农事,正是着手准备,即将开始的时候。

惊蛰是指示自然生物在受季节节律变化所影响而出现地上万物自然萌发并开始生长的现象,每年的惊蛰之后,春雷乍动,大地复苏。蛰伏地下一个冬天的各类昆虫,从此就该陆续苏醒、出土活动了。在农民眼里,惊蛰节气历来都是被看作春耕的开始。忙春耕、忙春管,播下希望,维护念想,是农村里农民所必不可少的农事行动。

惊蛰分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鸠”,其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自惊蛰开始,各地的桃花就要陆续绽芳吐翠了;喜爱唱歌表演的黄鹂鸟,也自然而然地开始自己求偶寻友的旅程;再过不久,翱翔天空的鸷鸟亦会化作一年一度的布谷声声。“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过了惊蛰节,耕作不能歇”。天地祥和,全是景色!

其他网友回答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据说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交节。惊蛰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南方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北方地区也渐渐入春,春耕由南向北渐次展开。“春雷响,万物长”。

古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

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

从此渐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谢谢」

仓庚,即黄鹂,黄鹂鸣叫,

春天来了,气温复苏,动物开始发情求偶。诗云: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为什么这样说呢?鹰每年二、三月飞返北方繁殖,就不见踪影了。这个时候斑鸠鸟飞出来。于是古人以为春天的斑鸠是由秋天的老鹰变化出来的。

也有说:鹰为孵育后代,隐去身影;而此时的天空,却依旧能传来鹰叫。此时的鹰鸣之声,来自于鸠鸟,鸠鸟为了自己独特的繁育方式“鸠占鹊巢”;装扮成鹰,把鹊鸟吓跑,同时自己在鹊鸟的巢中产卵。

民间习俗

惊蛰节的主要习俗有祭白虎、驱虫、炒虫、打小人、吃梨等。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对于惊蛰吃梨的起源我们无法考证,但是这个风俗习惯却代代相传。相关的说法: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传说,雍正年间,晋商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

惊蛰日驱虫、除虫、吃虫的习俗,起源非常古老。惊蛰这一天,闽西古汀州地区客家人,或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消灭多种小虫。还有的客家人或做芋子饭、或做芋子饺吃,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虫。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驱虫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惊蛰诗词

观田家

唐代: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宋代: 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春晴泛舟

宋 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

长卿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菩萨蛮(春雨)

宋代: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

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秦娥月/忆秦娥

宋 范成大

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与惊蛰是几月几号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