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一传翻译(雪2019书单)

江天一传翻译

2019年终于过去了有那么一些时候觉得这一年好难扛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坏到让人怀疑人生
朋友说:亲人在 朋友在 天空在果然 那些爱你的人让你依然觉得天空湛蓝 月光如水
问前辈: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啊不能抵我的难过不能抵日子蹉跎不能抵岁月无常
前辈说:读书如服药 药多力自行
外面越嘈杂书里越安静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这一年依然常常去书店很开心的时候 去书店很伤心的时候 去书店书店就像一个老情人总是沏着一壶好茶默默等着我的欢乐与忧愁
花落了 灯灭了 天凉了但是还有书籍

下面这些书,依然是东一本西一本没什么章法。生活中已太多事需要目的、需要理由,喜欢并且有缘读过,算不算一个好的理由。
 2019年#雪读书心得#书单:
《人的宗教》[美] 休斯顿·史密斯 著
《此生》蒋勋 著
《人生海海》麦家 著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日] 吉野源三郎 著
《奇迹集》黄灿然 著
《纳兰词》[清] 纳兰性德 著
《宋徽宗》[美] 伊沛霞 著
《年轻人,请忍受一下 丝绒陨诗集》丝绒陨 著
《三四越界》文珍 著
《时装的自白:与时尚传奇的对话实录》[法] 帕梅拉·戈布林 著
《次第花开》希阿荣博堪布 著
《陈寅恪的最后20年》陆键东 著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黄永玉 著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 著
《将饮茶》杨绛 著
《奥黛丽·赫本在家里》[美] 卢卡·多蒂、路易吉·斯皮诺拉 著
《荒废集》陈丹青 著
《至味在人间》陈晓卿 著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 著
《香奈儿的态度》[法] 保罗·莫朗 著
《七里香》席慕容 著
《和伊壁鸠鲁一起旅行》[美] 丹尼尔·克莱恩 著
《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龙应台 著
《人生不过如此而已》梁实秋 著
《耶路撒冷三千年》[英] 西蒙·蒙蒂菲奥里 著
《雨季不再来》三毛 著
《围城》钱钟书 著
《吴哥之美》蒋勋 著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 著
《夜航船》[明] 张岱 著
《假面饭店》[日] 东野圭吾 著
《人类群星闪耀时》[奥] 斯特凡·茨威格 著
《东京奇谭集》村上春树 著 
《给青年诗人的信》[奥]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著
《蒋勋说唐诗》蒋勋 著
《繁华落尽是孤独》季羡林 著
《皓月当空》[不丹] 帕武 著
《巨人三传》[法] 罗曼·罗兰 著
《普希金博物馆》[意] 西莫内塔·佩卢西 著
《哲学的故事》[美] 威尔·杜兰特 著
《文学回忆录》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 著
《仓央嘉措诗传》苗欣宇、马辉 著
《改变人生的100个梦境》[英] 伊恩·华勒斯 著
《古诗词课》叶嘉莹 著
《朱鹮的遗言》[日] 小林照幸 著
《夜短梦长》毛尖 著
《我纷纷的情欲》木心 著
《圣诞忆旧集》[美] 杜鲁门·卡坡蒂 著

《人的宗教》[美] 休斯顿·史密斯 著刘安云 译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一位哲学系教授的推荐书单上,“生命取向要高,知识分子必读”,恐是本深奥难懂的书,就错过了。再次翻到这本,是在书店,翻了二十分钟,惊异文字的深入浅出,才知这是一本长销半个世纪的畅销书。
作者是美国宗教哲学的领袖人物,这本依序讲了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故事,全书并不是讲宗教史,而是围绕宗教所引发的生命价值,用生动的文字讲述人性趋于完美的力量。导读中所言:重要的不是信什么,而是如何信,如何用行动实践信仰,由此转化自己的生命,成为博爱众人的君子。
姐私下以为:人过了三十岁以后,手上应该有几本这样的书,看起来“无用”,但其中的信仰与善,是成人内心世界最重要的支柱。

《此生》蒋勋 著
在机场书店买的书。蒋勋的书,每一本都合适路上看。以我的浅识,无法用一段简短的话来概括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从生到死,从呼吸到身体,从古希腊到龙门石窟,蒋先生总有一种方法,把有形的艺术和无形的思考串起来,这本串起的,是肉身与灵魂。

《人生海海》麦家 著
我2019看到的最喜欢的一部长篇,读的时候数次热泪盈眶。在种种不圆满中,总有一些真诚朴素的情谊,无惧岁月磨损和生活磨砺,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心里有光。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日] 吉野源三郎 著  [日] 胁田和 绘
这本是日本中学生必读,宫崎骏挚爱。书里主人公是一个14岁小男孩,小男孩有个舅舅,在两代人的对话中,涉及生死、贫富、宗教等等人生三观问题,不仅对孩子,对成人也非常有启迪。如果三观可以用来“读”,这本是今年首选。

《奇迹集》黄灿然 著
在书店里乱翻偶遇的一本诗集。所有的孤独与忧伤,并不会因为新年而消失,新年不只有快乐;所有的美好与圆满,也一样都在。美好与忧伤,都随遇而安、随喜而伴。

《纳兰词》[清] 纳兰性德 著 王友胜、童向飞 注
纳兰性德的词,多读有毒,小读怡情。这本《纳兰词》注解好,纳兰的词中,埋伏了很多李白、李商隐、李煜、辛弃疾….性德自幼“读书一再、过即不忘”,他的句,和前人好句,不分彼此,浑然一体。这本书一一揭开纳兰好句的谜底。

《宋徽宗》[美] 伊沛霞 著  韩华 译
徽宗是历史上的悲剧皇帝,因为他的才华和风流,想了解他。本书作者是美国人,花了数十年研究和徽宗有关的所有文献,他笔下的赵佶,不仅是一个皇帝,更因为是一个人而丰满。书很厚,全书17章,430页,还有各种附录、年表、参考书目150页。选了自己最有兴趣的第一章“长在深宫“第八章“艺术家皇帝”第十章“宫廷之乐”以及最后一章“北狩”先看…..看完只想再去故宫去看他的字画,想梦回12世纪的大宋开封府。

《年轻人,请忍受一下 丝绒陨诗集》丝绒陨 著
身体里有海,没有访客有房间,没有镜子有退行的马,没有捷径有安静到可怕的时刻一个人坐着但没有烟抽有池子,没有满池攒动的莲花有雾,没有雾中人剧场消失了戏还在演
翻到丝绒陨这本诗集中的这首诗时,想起话剧《如梦之梦》。热闹的剧场,孤独的五号;入梦落英缤纷,梦醒茶凉言尽。也许诗人也曾坐在莲花池里,和台上男女一起,看见自己。

《三四越界》文珍 著
女作家文珍这本《三四越界》,里面有九篇长散文:梦、灯、雨、抽屉、楼梯、镜子……日常之物、寻常之景,在她的笔下被极细腻极感性地娓娓道来。想像作家是在一间小书房中写的这些文字,四壁的书入了眼又入了灵魂再化于笔下。人生如寄,靠好书慰籍。

《时装的自白:与时尚传奇的对话实录》[法] 帕梅拉·戈布林 著  [法] 扬·勒让德尔 绘 邓悦现 译
时装迷不可错过的书。作者是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的策展人,曾经策展过多位时装大师的回顾展。Yves Saint Laurent , Alexander McQueen , Coco Chanel….一排时装史上显赫的设计师,曾经谈及的关于着装技巧、女人气质、优雅秘诀,被作者重新整理用问答的形式呈现,直观、幽默、有趣。

《次第花开》希阿荣博堪布 著
人心世事,雾锁重重,有些书,是一盏灯、一把钥匙。如何面对痛苦与无常,如何学会放松与自律,如何安住于烦恼之中…..堪布说: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如果能够像观察自己的皱纹一样去熟悉自己的心念,就不难发现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都带着淡淡的喜悦。
内省自观——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思考方式。

《陈寅恪的最后20年》陆键东 著
这本书断续读了很久才读完。每毎读两章心里感慨良多,长叹历史两个字到底有多重……封面照片,是陈寅恪先生晚年照片,此时的他已双目失明,眼睛中却依然流露着笃定、朴素、厚实、谦和、真诚的学者本色。他的“最后二十年”是1949年到1969年,我们这一代不熟悉的风云变幻的二十年,在,他坚持“不降志,不辱身,不侮食自矜,不曲学阿世”…..与其说这是一本记述是陈先生晚年光景的回忆录,不如说是时代背景下一批知识分子在大环境中的沉浮录。
历史是一面最好的镜子,读这样的书,认识这样有风骨的学者,对今天生活在功利诱惑比比皆是的环境里的我们,有别样的启示。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黄永玉 著
买这本书之初,是因为巴黎和佛罗伦萨,两个又爱又熟的城市,好奇艺术家黄永玉如何描绘…..书中配了老爷子一些随笔小画,每一幅都有强烈童真感,和他随意又灵动的文字相得益彰,好看。另,徐志摩将佛罗伦萨Florence翻译为“翡冷翠”,真心是地名翻译史无人超越的妙笔。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 著
傳雷这二十讲从乔托讲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伦勃朗….傅先生艺术、文学、音乐皆功底深厚,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特别好读。这是我高中时代读过的书,30年后再读,更深感傅雷先生之博学。

《将饮茶》杨绛 著
杨绛先生的《将饮茶》,再次读到这段好感慨,共勉: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奥黛丽·赫本在家里》[美] 卢卡·多蒂、路易吉·斯皮诺拉 著  辛涛 译
爱赫本。这本Audrey at Home,是赫本的儿子卢卡写的。赫本不仅爱片场,也爱厨房。每个章节用赫本的菜谱串连,书中有她手写的note,大量私家照片,母子情深浸染全书,极温暖。卢卡写道:如果只让妈妈做两种好吃的,那一定是意面和巧克力蛋糕。

《荒废集》陈丹青 著
广西师大十年前出版的陈丹青《荒废集》,一口气读完,丹青先生的文字及观点,各种畅快与淋漓,以及精准和有趣。比如这段:人在旅途中会有fantasy,就是想入非非。不知女人有没有,男人希望有艳遇。让你轻微快乐的不是真的艳遇——艳遇概率,少得跟空难一样。一念闪过,闪过一念。

《至味在人间》陈晓卿 著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的杂文集,必须边吃零食边喝红茶边看,会笑出声,还得拿笔边把文中提及埋伏在大城市小角落的餐厅名字记下来。沈宏非的序精彩准确:吃喝有道、字字有气。纪录片导演笔下的字,特别有画面感;我喜欢字里行间的人情味,饮食男女,为一口热乎好吃的起心动念,特别值。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 著
第一次翻这本书,是几年前在书店,每个故事都很短,看了三五个头皮发凉,没买;第二次,在虹桥火车站,买了看了一路,只觉火车不是开往家的方向,而是开向一个无法预知的灵魂世界。有些故事看了匪夷所思,有些故事看了有别样的温暖或别样的凉意,有些看了让人自省、恍惚,以及觉得自己有时也是“精神病患者”…..如果每本你花时间看进去的书都是一个情人的话,这本就是一个谜一般的情人。

《香奈儿的态度》[法] 保罗·莫朗 著  卡尔·拉格斐 绘  段慧敏 译
重读法国小说家保罗莫朗笔下的《香奈儿的态度》,这本读起来就像香奶奶坐在你对面,眼睛不看你,点着一支烟,自顾自地说着她的童年和成长、她的设计与美学、她的爱情和孤独…..卡尔老佛爷为全书手绘几十幅插图,每一幅都好好看。

《七里香》席慕容 著
席慕容的《七里香》是我上大学时,宿舍里的热门书,女孩子们一起叽叽喳喳、聊聊爱情、背背席慕容…..可以背这首《青春》的最后一节,在三里屯三联读到这几句时,青春重现。
遂翻开那发黃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和伊壁鸠鲁一起旅行》[美] 丹尼尔·克莱恩 著  王喆、杨惠 译
这次出差只带了这一本《和伊壁鸠鲁一起旅行》。Epicurus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柏拉图一个时代,他有一句有名的哲言:让我们富裕的是我们所享受之物,而非我们所拥有之物。书的作者是一位美国作家,他73岁时去哲学家出生的伊兹拉岛旅行,一路用点滴所见所闻解读伊壁鸠鲁。是一本轻松好读,对自己修心有益的书。

《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龙应台 著
美君是龙先生的妈妈,老年痴呆,不识自己亦不识女儿。龙先生陪妈妈在乡下一起九个月,每天给不再认识自己的妈妈洗手洗脚、添衣做饭,每天给妈妈写信,所有思念与回忆,妈妈已无从感知,这本曾在书店里读到泪流满面。生命从不等候,聚散终有时。

《人生不过如此而已》梁实秋 著 
梁实秋先生是一位古文读得通透的学问人,他的散文不仅道理好,引经据典得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古书除了唐诗宋词,其它能啃下来的廖廖,读梁先去的散文,好歹补了一点古文。

《耶路撒冷三千年》[英] 西蒙·蒙蒂菲奥里 著  张倩红、马丹静 译 
我的kindle里,有这本书。记不清断断续续读了多久,始终没有读完。故事太长,历史太重,对几大宗教知之有限,读得相当吃力。还是买了一本纸质书,近700页大部头,翻几十页已觉跌进深不可测的历史深渊中….不知此生是否有机会去耶路撒冷,有时读书,大概只是为了圆自己那些不大现实几乎没有机会实现的旅行梦想。

《雨季不再来》三毛 著
一本高中时看的书。正如三毛自己所序:《雨季不再来》虽然有很多幼稚的思想,但那只是我做二毛时在雨地里走着的几个年头,毕竟雨季是不会在三毛的生命里再来了。
三毛说:一个人的过去,就像《圣经》上雅各的天梯一样,踏一步决不能上升到天国去。而人的过程,也是要一格一格爬着梯子,才能到了某种高度。在那个高度上,满江风月,青山绿水。

《围城》钱钟书 著
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
钱钟书先生《围城》中的句。一直都觉得,这是形容久别重逢最美好的句子。

《吴哥之美》蒋勋 著
在巴黎吉美美术馆迷上一尊13世纪吴哥的佛头。回家后翻出这本书。书里提到这尊佛像,是吴哥王朝阇耶跋摩七世。“安静的微笑,像一朵花,缓缓在石块里绽放…..“,当一切表情成为过去,仿佛从污泥的池沼中升起一朵莲花,包容了爱恨,超越了生死,通过漫长岁月,把笑容传递给后世。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 著
火车上带了一本旧书,蒋勋的《美,看不见的竞争力》,大约记得这本里先生细讲过陶渊明。翻到了先生如何诠释“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园”,值得多看两遍。
古人今人其实都是被世事束缚和烦忧的,心里有桃花,世间就有桃花源。

《夜航船》[明] 张岱 著
一本像词典的书,但比词典好看。

《假面饭店》[日] 东野圭吾 著  宋扬 译
在书店里翻到东野圭吾的《假面饭店》,开始读时迷上对奢华酒店的精准描述,而放不下时依然是因为东野圭吾总能以最简单质朴的语言,诉说人性的隐恶与自赎;总是能在一切不合理的情境下,营造出合理的令人信服的故事逻辑,只要进了他的故事,就想探知答案。
这本书照片上没有女儿的乐高娃娃,是因为书没带回家。飞机上看完,邻座说自己是东野迷,就将看完的这本,送了他。好书分享对的的人,开心。

《人类群星闪耀时》[奥] 斯特凡·茨威格 著  高中甫、潘子立 译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我们熟知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作者。这本书有点奇特,不是小说,有小说的扣人心弦;不是传记,有传记的真实性。茨威格用其一贯生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14个历史人物的历史瞬间。拿破仑、托尔斯泰、歌德….都是大人物,在这本书中,大人物都有小人物的挣扎与卑微,虽然对很多历史事件不是那么了解,但读起来仍有很强的共鸣。那些沉浸在历史长河中的小故事,有人性的坚强与光芒,也有人性的脆弱与无奈。

《东京奇谭集》村上春树 著  林少华 译
上海译文 2006年出版,至今依然不断再版中。林少华先生翻译很好,译序写得赞,对看懂村上故事的玄机很有帮助。书里五个短篇,拆除着现实与非现实、此岸与彼岸之间的界限,从庸常的世俗生活中剥离灵魂信息和人性机微。五个故事均奇想天开、奇光异彩。“品川猴”是书中一篇最奇的故事。
如果你相信人生所有偶然都是必然,一定会喜欢这本书。村上笔下的谜团常常没有答案,只给读者留几行呼唤和诱惑,掩卷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给青年诗人的信》[奥]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著  冯至 译
里尔克这本书里有十封信,和年轻人讨论诗歌、艺术、爱情、事业、孤独、寂寞、责任、生命……这些信写于1903-—04年,一百多年过去,多少物是人非,信中的观点,依然动人心扉。这本书,是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先生翻译的。

《蒋勋说唐诗》蒋勋 著
《全唐诗》近五万首,和月亮有关的诗词,超过11%。如果记忆有限,只能存一首的话,应该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吧,全诗36句,其中几句挚爱: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蒋勋说唐诗》中,用了25页讲这一首诗,从一首诗到生命、宇宙、文学、美学、哲学….最后蒋先生说:希望大家读过这首诗,一走出去就忘掉,把它忘得干干净净,有一天,你不要盼它,它就会回来,变成你生命的一个部分,躲在角落里,忽然就告诉你“江天一色无纤尘”….

《繁华落尽是孤独》季羡林 著
这本书季老从自己山东临清出生写起,一直写到95岁。
季老提及清华读书时的选修课,羡慕30年代清华大学选修:朱光潜——文艺心理学;陈寅恪——佛经翻译文学;还有冰心、朱自清、俞平伯的课。另一篇忆起:30年代清华大学有一门课叫“当代长篇小说”,提到三本:乔伊斯《尤利西斯》;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哈代《还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几本依然是经典必读。  

《皓月当空》[不丹] 帕武 著  丁乃竺 译
小时候看《西游记》,一直没懂,唐僧到底为什么千惊百险万里跋涉非要去西天取经…..唐僧的故事原型是唐朝高僧玄奘。千年之后,一个叫帕武的不丹摄影师,沿着当年玄奘的足迹,从西安出发,途经敦煌、吐鲁番、塔克拉玛干沙漠,阿富汗、巴基斯坦,最后抵达当年玄奘梦想的圣地—印度。这是我第一次认真了解玄奘的故事,那一种虔诚与无畏、慈悲与执着,如作者所说:正是当下世界最需要的特质。序中这一段很赞:
——我们毎个人都从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我很感恩和庆幸自己能够看到像玄奘这样的生命旅程,它提醒着我要因着愿望去前行,而不是欲望。

《巨人三传》[法] 罗曼·罗兰 著  傅雷 译
罗曼罗兰写的三位伟人的故事: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傳雷翻译。前面这五个名字在一本书中,彼此映照发光。傅雷在1942年译者序中第一句是: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

《普希金博物馆》[意] 西莫内塔·佩卢西 著 白旸 译
去过的美术馆,看过的佳作,常常看过转眼就忘….所以发现这套“知名博物馆”丛书时,如获至宝。毎本都彩印精装,小开本,很方便翻看。八月暑假时,带娃去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排了两小时队买票,进去被几十万件馆藏闪晕,晕到出来时脑子已一团麻,一下子太多传世佳作扑入眼中。这本小书里有博物馆介绍、主要馆藏介绍以及参观指南,特别合适美术馆控们进馆前先翻一遍,出馆后再翻一遍,一团麻就略有些头绪。

《哲学的故事》[美] 威尔·杜兰特 著  蒋剑峰、张程程 译
作者一生致力于将哲学从学术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让普通人都看得懂哲学。我肯定算是愚笨的普通人,文字生动机敏,哲学家们的故事活色生香,但还是有大量的名词和理论,跳出了姐的阅读舒适区。
虽然读得慢,依然强烈推荐。女人读一点哲学,会让自己心界更宽。

《文学回忆录》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 著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好书复读,就像约了一位好久未见的知己,说一句,是一句,懂一句,心领神会。陈丹青&木心《文学回忆录》是13年出版的,这套书在那一年带给了我阅读宝藏般的狂喜。如果你对文学尚存一点点兴趣,万不可错过这套书。

《仓央嘉措诗传》苗欣宇、马辉 著
为了今生遇见你我在前世早已留有余地
天凉了,翻冬衣,翻出一本十年前的《仓央嘉措诗传》。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读仓央嘉措,常觉桃花扑面,其实冬天要来了…..

《改变人生的100个梦境》[英] 伊恩·华勒斯 著  陈重亨 译
想找一本解梦的书。在官舍言几又书店翻到了这本。作者是一位研究三十年梦境的英国心理学家,非常通俗易懂,100个梦境真的有一二十个自己做过…..潜意识好像是我们看不见摸不到可是感受很清晰的另一个自己,作者说“你的潜意识认知,就是一种你所拥有的威力最强大的个人资源”,这大概是了解梦境的意义。

《古诗词课》叶嘉莹 著
这本书是在中国古诗词中浸染一生的叶嘉莹老师的古诗词讲义,一共36课,每一课都很精彩。是一本可以常存家里的书,想起李白,就去读下“放浪不羁的绝世之才”;想起苏轼,就去读下“他的疏隽与超旷”;想起陶渊明,叶先生说“在中国所有作家中,如果以真淳而论,自当推陶渊明为第一”。

《朱鹮的遗言》[日]小林照幸著  王新译
日本纪实文学,朱鹮是封面上这个样子的稀有鸟类,粉色翅膀叠在一起时呈现一种奇妙的颜色,古人称为“朱鹮色”。这种美丽的鸟曾遍布日本,被国民认为是日本的象征,到二十年前最后一只死去,举国悲痛,从此日产朱鹮消失…..这本书讲的是日本小乡村的普通人,为了保护最后的朱鹮,毕生艰难而执着的努力,“它们不是鸟,是生命”。很美、很忧伤、很日本的故事。
人类和环境、和动物,如何合谐共生?我们自己做了什么有益于环境与动物的事?…..看完这本书,真的会扪心自问。

《夜短梦长》毛尖 著
毛尖写的影评,真心文笔最俏的影评,书中提及电影史古今中外至少两百部经典电影,很多我也没看过,但完全不影响看毛尖活色生香的影评,“电影让我重温了人生每一个细节,把流过的泪重流一遍,把笑过的事情再笑一遍”.

《我纷纷的情欲》木心 著
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一肚子心事翻书的时候,如果有缘,会有几句跳出来,好像就是等在那里,帮你释怀。这句是木心诗集《我纷纷的情欲》中的一句。先生的诗,总是东一句、西一句;一句天上,一句地上;一句,就让你起心动念默默地疼,默默地放下。

《圣诞忆旧集》[美]杜鲁门·卡坡蒂著  潘帕译
刚刚过去的那个平安夜,很冷。而这本《圣诞忆旧集》,很暖。作者是上世纪中叶的天才作家,在文坛和名利场游走数年。这本返璞归真,三个童年短篇,文字优美、朴素又深情。故事背景在大萧条时代,亲情和友善,在世间各种灰暗中,依然明媚地发光。

朋友说:2020年的目标是——好好活着。
我的目标依然是——好好读书。
我们只在那些书中享受日深,感激日笃,观察更为明确而单纯,对于生的信仰更为深沉——里尔克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米沃什
如果“生”是一种信仰,那么读书,大概算是信仰之光吧。
惟愿好书,让每个人,心里有光,眼前有亮,活着的每一天,都有暖意。
姐的2018书单链接,也供爱书的你参考。雪2018书单
?  本文为晓雪个人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喜欢就点在看
好文好图和好朋友分享分享正能量让你我的小日子更温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优雅(修订版)》

江天一传翻译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