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简介(《史记》:千古名相蔺相如)

蔺相如简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库小七站长的第118篇原创
本文2980字,阅读时长5分钟
作者 | 欧鹏
来源 | 库小七站长 (ID:kuxiaoqi-zhanzhang)
转载 | 请联系 (微信:smart-vip)
近读太史公司马迁的煌煌巨著《史记》,书中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位位英雄豪杰,或让人敬仰膜拜,或令人扼腕叹息。他们,在浩如烟海的漫长历史中灿若星辰,光耀后世。他们中有帝王、君主、将相、谋臣。他们的德行故事永远地镌刻于史册之中,成为后世的楷模和典范。
在《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名相蔺相如的故事。关于他的故事,主要包括《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通过这三个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不畏强权、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一代名相,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宽宏大量,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一代名相。
01ONE 从门客到使臣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战国时期,各国的有德之士身边,都聚集着很多门客。像战国后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他们都曾礼贤下士,广招门客。这些门客都身怀奇才,是他们身后强大的智囊团,在关键时刻为主人献计献策。蔺相如就是赵国“宦者令”缪贤身边的门客。
当时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为天下奇宝,秦昭王闻之,欲据为己有,遂下书到赵国,言“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惠文王正在左右为难,群臣也无一人敢出使秦国的时候,缪贤向赵惠文王举荐了蔺相如。之所以举荐蔺相如,是因为缪贤曾因畏罪想离开赵国而投奔燕王,而蔺相如经过全面分析,及时劝止了他。经此一事,“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蔺相如临危受命,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并信誓旦旦,当庭承诺,“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等豪迈与胆识,古今能有几人?
面对强秦,蔺相如以一己之力,以善辩之才,最终能将和氏璧安全带回赵国,又不见罪于秦,这次外交上的胜利是巨大的。
正如太史公所言,“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蔺相如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智勇双全、胆识过人。假如没有过人的远见和胆识,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当然,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忠勇也是毋庸置疑的。
完璧归赵归来,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大夫。
02
TWO从上大夫到上卿
如果说“完璧归赵”是为了国家利益的话,那么“渑池之会”就是为了国家荣誉而战。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有廉颇将军、还有埋伏于赵国边境的大军作为后盾。
《廉颇蔺相如列传》开篇这样介绍廉颇将军: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
送赵王参加渑池之会前,君臣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廉颇也已经在国内做好了安排:“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不过,渑池之会的会盟现场才是正面战场,也是蔺相如自己的战场。这一次的凶险程度比上一次“引璧睨柱”时更甚。
秦王以秦之强大,在宴会上假借酒醉欺侮赵王。命赵王为他鼓瑟以助兴,并叫史官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
赵王受此大辱,蔺相如岂肯罢休。
他要逼秦王击缶以还礼,秦王大怒。蔺相如毫无惧色,进一步要挟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如果说上一次“引璧睨柱”只是吓唬秦王,那么这次则真的要以命相搏了。陪伴在秦王左右的侍卫要杀相如,相如怒目圆睁,喝退侍卫。侍卫忌惮秦王的安全,也不敢贸然相逼。秦王无奈之下,只好击缶,相如命赵国史官记录了下来。
直到会盟结束,“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於赵”。
秦王想在渑池之会上耍上国威风,戏弄赵王,没想到因为蔺相如,秦王没有讨到任何的好处。反倒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弄得灰头土脸,老大的不高兴。蔺相如帮赵王以弱胜强,挣足了面子,也又一次获得外交上的胜利。
赵王回国之后,即拜蔺相如为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
03
T H R E E 从大英雄到胆小鬼
经过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件事之后,蔺相如已然名扬天下了,再加上得到了赵王的重用与封赏,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这让廉颇将军受不了了。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并且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不但讥笑蔺相如的出身卑微,更是扬言要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那么大的官,该如何应对?如果以“渑池之会”上对秦王的“斤斤计较”和“睚眦必报”来看,他肯定不会放过廉颇的。
可是,他竟然为了不见廉颇,称病连朝都不上了。在路上远远望见,都“引车避匿”,躲着不见。
这样胆小怕事,连他的门客们都看不下去了,他们说,“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真的是怕廉颇吗?真的变成胆小鬼了吗?当然不是。
他之所以隐忍不发,正是他高贵的品格所在,也是他的大智慧所在,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个人恩怨为轻的思想的体现。他说,强秦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惧怕有我们两个人在呀。如果我和廉将军两虎相斗,一定要争个高下的话,必然会两败俱伤,那岂不是给了秦国乘机攻打我们的机会吗?
廉颇闻听,悔恨不已,遂上门负荆请罪,二人结为刎颈之交。
将相和而国家兴,这就是蔺相如的远见卓识,而廉颇将军却看不到。所以,一个团队想要对外战无不胜,那么,团队之间彼此的信任和团结,才是汇聚成强大战斗力的源泉。这就需要彼此的宽容和理解,更要有容人之心。
因此,同僚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宽容和理解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重要的道理。
04
F O U R 后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卷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故事——《纸上谈兵》。不过,廉蔺二人已不再是重点了。
赵惠文王时期,平原君赵胜曾向赵王举荐过一个人,就是赵奢。武安一战,赵奢因战功被赵王封为“马服君”,与廉蔺二人同位。
后长平之战,廉颇为将,与秦军对垒于长平,秦军胜,廉颇坚守不出。赵孝成王听信秦间谍所言,以赵括(赵奢之子)替换掉廉颇。
蔺相如病重,仍进谏,“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未采纳,仍坚持用赵括为将。
长平之战,秦将白起断了赵括的粮道,围四十多天,赵军大败。白起坑杀赵军战俘四十五万人。
燕国乘赵国长平战败,士兵无法接续之际,攻打赵国,赵王再用廉颇为将,赵国胜。赵悼襄王继任,又使乐乘代替廉颇。廉颇怒而投奔魏国,终不得用。后来,廉颇本有机会重为赵王所用,然仇家郭开买通赵国使者,使者于是回复赵王,“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廉颇最终郁郁病逝于寿春。
也就是这个赵王的宠臣郭开,被秦用金钱买通,施反间计,斩大将李牧、废司马尚,最终赵国被王翦所带领的秦国大军所灭。
最终,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起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但千年之后的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一个个先辈的身影,从史册中走出来,从我们的身边走过去,留给我们一个个高大的背影,和他们身后的故事。
他们当中就有战国时期的赵国名相蔺相如,在《史记》中,在燕赵大地上,永远行走着。
司马迁著《史记》

END
作者|欧鹏:中学教师,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库小七站长学员)
扫码关注我们和【库小七站长】一起成长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蔺相如简介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