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潭的秋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重阳日,与云姐、玲姐一起秋游方城七十二潭。
想来,定是那漫山的像火一般燃烧的红叶,或是漫山金子般璀璨的黄叶,在不远处频频向我们招手。总之,我们是赶了个大早,驾车一溜烟儿似的就溜到了七十二潭门口的。一抬脚便入了景区,一拂袖便入了诗,一转身便入了画。
沿着铺满石子的小路向前走,山路两边尽是挂着黄叶的小树和杂草,其间夹杂着淡紫色的小雏菊,或者金黄的野菊花。山路静幽,只听得小石潭流水淙淙。一路前行,一路碧潭。潭水深浅各异,或清澈见底,可观潭底石块与游鱼;或潭水碧幽,像看不到底的深渊,无端让人猜疑。潭水形状也各有迥异,有一大一小相连的潭,类似葫芦造型的葫芦潭,即福禄潭;有潭潭相连,环环相扣,一个接着一个的五连潭,顺着山势,从上向下,各自一体,却又为流淌着的潭水而又互为相连;有形似半月状的月牙潭;还有潭内有一块心形状石块的心潭。顺着向上的山路前行,三步一潭,五步一景,小巧雅致,极具内涵。虽然来过数次,却未曾数过具体多少潭,但是“七十二”潭却是有些夸张,可能是景区取名时为了显示潭数目多罢。
一个景区,特别是有着一定历史渊源的景区,一定是离不开诗词歌赋的点缀的,七十二潭亦是如此。景区内一处名曰“中华第一石川”的景点,据说此处的地质全是花岗岩,这种独特的地貌特征形成距今是1.5亿年前。石川成巨大的陡坡状自山腰延伸至谷底,由于经年流水的不断冲刷,石川壁上更是一马平川地光滑和平坦。不难想象,这水自石川上流下,该是多么一副多么迷人的景观。至今在山脚一处石块上,仍然镌刻着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景区内还有一处值得一提的地方,那是一个长约十几米的石壁,叫做诗壁,上面镌刻着诗仙李白的《将进酒》。据说是唐天宝十年的秋天,李白自山东到河南颍阳寻访故交丹丘时,因缘际会,又来到方城相聚,酒逢知己千杯少,李白因此一挥而就,写下这瑰丽壮观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当我们行至景区的至高点“天池”,坐下来稍作休息时,才发现景区内来了不少由老人组成的旅游团,他们戴着统一色的帽子,个个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我正在纳闷时,云姐道:好巧,今日重阳。原来今天是重阳节啊!看到身旁的老人旅游团,我们仨无不感慨,等我们老了会是什么样子。我道:等我们老了,比他们活的更潇洒与优雅。等我们老了,头发白了,我依然希望我们仨还在一起玩耍,就像现在一样。玲姐道:可是,我们现在还没老,最多是人到中年。云姐又道:所以好好珍惜眼前,中年是人生的至高点,也是人生的另一个新起点。我们无不赞同。
自古秋意胜春潮,像体味到了人到中年的好,万般滋味化成不动声色的绕指柔。谁说中年女人无情调不浪漫?且看我们仨,我们皆是中年女人,但又不是别人口里的“中年大妈”。平日里,我们各自工作,各为家庭,一粥一蔬,柴米油盐,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精致而又美好;周末闲暇时,我们又会一起出去游玩,一边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风景,一边享受着闺蜜间的温馨和温暖。人到中年恰如秋,有着繁华落尽一样的淡泊,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沉静内敛,不沉溺往事,不狂热渴求未来,宠辱不惊,平平淡淡。
想起来一句话:最有魅力的女人都是中年女人,他们身上有种特殊的香味。这种香味饱满而厚重,耐咀嚼,耐欣赏,是历经时光荏苒的积累,是经历岁月淘洗的清澈。深以为然,与之共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