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你的“柏林根塔楼”

? 点击收听?
文 | 胡紫微
虽然不好意思承认,但实际上,我读过不少自助类的书籍,还看过大量的TED演讲。这说明了两件事,第一,虽然已经人到中年,我还很不成熟,甚至在一些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方法上还在笨拙地摸索;第二,我没有放弃自己,希望今知昨非。读得多了,也总结出一些这种书的阅读攻略。
一是不必恋栈,很快读完。自助类书籍就像嚼烂的蔬菜泥,遣词造句是很浅显的,所以忽略味道直取营养就行;二是阅读之前先花点时间研究目录和前言,以便选取最中肯綮的那几部分重点阅读;三是不要刻意纪录要点,而是在读过之后让这本书在你的脑子里静静发酵,当一个月过去了,找一个人跟他聊聊这本书,能记得住的部分就是你的真实收获。它不会很多,而这是最棒的,因为多了你也改不过来。最近读了《深度工作》。我觉得这本书是这样的。如果你每天都活在挣扎之中,实在受不了自己几个小时歪在床上刷抖音刷朋友圈刷社交媒体的日子,急于改变无所事事的状态,但是苦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或者不管如何赌咒发誓,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命中注定来帮你解决问题的。如果你没有这么强烈的愿望,那么这本书就是为别人写的。至于它带给我的收获,简单三句话可以概括。1
“别溜那一眼”本书作者是一位读计算机的博士,大学教授,也是科普畅销书的作家和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写作畅销书的同时,他带学生、教课、 不仅如此,一年时间里竟然连发9篇高评价的学术论文。
而同行的普遍产出是1—5篇。不用说,这是一个相当忙碌的人。而他每天工作时间却很少超过傍晚五六点。他把这令人瞠目的高效率归功于自己琢磨出来的“深度工作”法。【深度工作】: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作者称,在当今新的经济形势下,年轻人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基本只有三个途径:1、成为有特别才能的熟练工匠,比如用复杂的编程工具成功地进行美国大选的预测;2、超级明星。混年头的所谓资深已经不吃香了,而只有成为最优秀的才会有额外的奖励。书中讲的国外的例子比较隔阂,我想李子柒李佳琪应该就是借助自己在本行业技能阶梯的顶端优势获得成功的案例;3、投资家。有资本可以投入新科技促成重大重组的人。也就是说,除了天生有钱,想要成为人生赢家,你必须具有1,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或者2,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达到精英水平。问题来了。哪些因素区分了精英和其他人?研究证明:刻意练习。精英与普通成年人之间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为提升某一领域的表现穷极一生的刻意努力。刻意练习什么?专注于一点的能力。为什么刻意进行专注于一点的练习会让你在一堆计算机极客中间成为那个研发出大选预测系统的高手?或者在别人为一篇论文而挠头的时候而你却已经发表了第五篇?这要归功于大脑里“髓磷脂”这个包裹在神经元周围的营养物质。简单说,你高强度地反复利用同一大脑回路,就能促使少突细胞在这个回路的神经元周围包裹更厚实的髓磷脂,从而提供给大脑更多的营养,让大脑回路更顺滑流畅地工作。所以,专注于一点,反复燃烧你的注意力,这就是刻意练习会成就一个人的道理。那么你说了,为什么我专注于抖音和朋友圈,反复燃烧了我的注意力,却只收获了青光眼和颈椎病?而没有成为大神。相信我,你早就是了。瞎说的。呵呵。关键是,大神们专注于的一点,是高价值、低刺激的目标。而我们所做的却是不断地从高价值、低刺激的内容转向低价值、高刺激的内容。这不叫不断地专注,这叫不断地涣散。这就是为什么每十分钟瞥一眼微信看似无害,其实非常耽误事儿。这是因为,当你看到一些无法解决的信息(几乎总是这样的,不是么)接下来你告诫自己必须回到当前任务上来,但是那溜一眼带来的第二项任务留在头脑的一个角落没有完成。这种未完成任务之间的转换,形成无法豁免的“注意力残留”。而降低“注意力残留”的负面影响,专注于目前任务,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别溜那一眼。溜不溜那一眼有那么重要么?非常。重要到这是各个行业的大神和其他人的本质区别之一。所以,不溜这一眼,其实非常难。尤其是在这个时代。看看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对互联网顶礼膜拜、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渗透进我们生活的一切方面、连办公空间都强调最大可能地拥抱开放和人际链接,你的精力和注意力处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最严重的离散状态。那些网络公司砸下重金,无所不用其极地从人类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一切方面从你的头脑里争夺每一毫秒的注意力,以便于卖给广告商。分散你的注意力已经变成当今社会最大的买卖。所以,坏消息是能够有效收束自己的注意力,专注于批量解决困难却重要的智力工作越来越困难;好消息是由于同伴和雇主的短视,使得你——那个可以说服自己避免溜一眼的你,获得了巨大的个人优势。2
拥抱无聊这是一个很重大的人生选择。你是不是有这种想当然:“瞧,当我真正需要专注的时候,我屏蔽掉所有事情,然后就可以像激光一样专注。”不幸的是,当需要专注的时候,我们就是不能像激光一样专注,我们就是不能完成任务。这是为什么呢?克利福德.纳斯因其对于数字时代人类行为的研究而闻名于世。他认为:在网上不断地切换注意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他用一系列标准把人群区分为一直进行多任务工作的人和很少进行多任务工作的人两种。纳斯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很明显的。一直进行多任务工作的人不能过滤掉无关的事务。他们无法维持关于某一项工作的记忆。他们的注意力是长期分散的。他们会启用更多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他们基本上就是心智残疾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生活中每一刻无聊时光——比如排队等5分钟或者在餐厅坐等朋友,都要浏览智能手机来打发,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某种程度上说,你已经属于研究范畴里的“心智残疾”。这时候你的大脑已经无法胜任深度工作,就是这么严重。除非你刻意训练,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就从静静站着排队和眼睛放空专心等待一个人开始。这比你想象的要困难。静静等待,忍受无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新奇体验。在公交车站等车时你观察周围有多少人没在看手机,就知道心智残疾在现代社会中有多么普及。你敢认真查一查昨天你刷手机的时间么?你不敢。英国电视证照管理局针对25-34之间的成年人曾经做过一次收视调查。受访者自我估计一周大概有15-16小时看电视,这已经够多了,但是收视仪跑出来的收视时长有28小时之多。而电视机还不是拿取便捷的手机,样本群还不包括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调查时段还不是疫情期间被禁足在家的目前。相信我,你如今在抖音上流连的时间,多到你自己根本不敢提。其实,瓦解你的专注能力的,并不是网络工具本身,而是稍有无聊或遭遇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就从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价值低刺激的活动这样一种心理惯性。而对治的办法就是眼不见心不烦。除了预先计划好使用的网络时间,完全避免使用网络。也就是说,从长久的专注中规划出偶尔的分心。完全隔绝社交媒体是不现实的,因为你做不到。你能做到的是,学习梭罗,在这个普遍联系的世界里有一点点失联。3
选定你的深度哲学刚才说了,深度工作的主要障碍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某种浮浅事务上的冲动。比如吃,睡和性,以及在困难工作中的“溜一眼”:查一查微信,上上淘宝,到QQ上搜搜歌,或者刷刷抖音。。。于是,几个小时过去了,你赌咒发誓完成1000字的美好设想又落空了。于是你非常懊丧,埋怨自己的意志力太薄弱。与其埋怨意志力,不如体谅它。你一方面从来没有跟意志力有过成功的合作,一方面却觉得意志力就像阿拉丁的神灯,点一点你的文件夹,他就自动跑出来帮你了。意志力象肌肉一样,需要锻炼。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暗下决心赌咒发誓心猿意马垂头丧气的恶性循环,直接在工作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内化这些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需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什么意思?就是把一天每个时段都要干嘛做好安排,最好细化到分钟。特别记得要把玩儿手机的时间规划出来,否则你会发现一天24小时除了闭着眼睛大多数时间在玩儿手机。“从长久的专注中规划出偶尔的分心。”还记得吧。书中提供了四种时间管理的固定程序,内化你深度工作的习惯。【禁欲主义哲学】:尼尔.斯蒂芬森是极少数活着就被认定为不朽的科幻作家。他的《雪崩》深刻影响了电脑培养起来的IT一代。同时,除了写小说,他还是计算机专家,担任网络公司的独立董事,并撰写大量技术文献。但尼尔.斯蒂文森自己却从不上网,也不设邮箱,他象上个世纪的手工匠人一样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劳作,对于为什么无法联络到他这件事,他在文章中写到:如果我能够安排出任何一段较长的、连续的、不受干扰的时间,我总是把它用于写作小说。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已被占据——再强调几次,不要索取邮箱。禁欲主义的适用人群显然不高,它是为象斯蒂文森这样著作等身的人准备的。断网,失联,心甘情愿过一种隐士的生活。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对时代富有使命的人,他知道自己到这个世界干什么来了。
【双峰哲学】:荣格是一个很忙的人,他是一个有名的精神病科医生,每个工作日都问诊到深夜、他在大学讲学、听课,还是咖啡馆交际的积极参与者。。那么问题来了,他的那些震撼学界的心理学巨著都是怎么完成的呢,要知道一个天天忙得团团转的上班族是很难成为分析心理学的奠基人的。荣格有一个在彻底的隐士和超链接的知识工作者两种身份之间固定切换的“双峰哲学”人生。荣格在瑞士的一个偏僻村庄有建了一座小小的塔楼。每年他会在固定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吃一顿丰富的早餐,然后在书房读过两个小时不受打扰的写作时光。下午,他通常会冥想或在周围的乡间小路长时间散步。塔楼里没有电,因此时光暗去,夜色朦胧时,爝火为亮,壁炉送暖。荣格会在晚上10点上床休息。这座塔楼建在瑞士一个叫柏林根的偏僻山乡。荣格在这里完成了一系列在重要的学术著作,并成为后世影响超越弗洛依德的一代宗师。比尔盖茨也是双峰哲学的拥趸。他会在每年的某几天忽然不见了,老同事们都知道,他是一个人跑去一处断网的深山小屋,只带纸笔,思考企业下一年公司发展的战略了。这并不是说在微软总部连一张安静的书桌都找不到,而是这种笨拙的物理距离的转移,有助于打开盖茨大脑中宝贵的暗物质,让他深度沉浸又高度清醒,以迎接高强度的深度工作。双峰哲学是为那些既渴望禁欲主义者的巨大影响力 ,也认同从工作生活的浮浅行为中获得价值的人准备的。如果你发现自己是那种在极闹、极静的环境都能安之若素的人,那么可以考虑为自己建一座不插电的柏林根塔楼。【节奏哲学】:这是为大多数人准备的深度工作的可行方案。节奏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为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这个策略的核心是,设定一个启动时间,然后雷打不动地坚持。比如忙碌的博士生查普尔。当时他正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这时他的学校为他提供了一个全职工作,他等这份工作已经很久了,而凑巧的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也刚刚降生。作为一个全职上班的新晋父亲,很自然的,他的论文成为了一个排名第三用掉了整整一年才完成了一个章节的撰写。后来,他采用了节奏法安排日程:定下规则,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工作。他会一直工作到7点半,做早餐,然后去上班,当日的论文写作任务已经完成。他对最初的进展很满意,很快将起床时间提前到4点45分,挤出了更多的清晨深度时间。查普尔将节奏法描述为“既极为高效,又不会影响我的其他职责。”每日惯例是完成4—5页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够做到每2—3周完成一个章节的草稿。对于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这是非常罕见的产出。“谁说作为孩子爹的双职工不能拿下博士学位?”他总结说。节奏哲学也许难以企及双峰哲学践行者的最高强度深度思考,然而,它的好处是更符合人性。节奏哲学通过雷打不动的惯例支持深度工作,确保定期完成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点,不妨给自己上些简单易行的手段对付一定会到来的惫懒。喜剧演员宋飞认定成为优秀的喜剧演员就要创作出更好的笑话。而要写出更好的笑话的秘诀就是每天都写。而他督促自己坚持写作的小小秘诀是,在墙上挂了一本日历。每天写完笑话就在日历的这一天画一个大大的红X。“过几天你就能连成一条链子。”宋飞说,“只需保持下去,这条链子每天都会变长。你会喜欢上看这条链子,特别是有一定经验之后。你下一步需要做的事就是不要让这条链子断掉。”每天画红叉,不让链子出现难看的豁口,对于我这种视觉完美主义的强迫症来说,这么简单的办法,竟然出乎意料的好使。【新闻记者哲学】美国最优秀的杂志记者之一,沃尔特.艾萨克森,决定写一部大部头,他选择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主题——在冷战早期政策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六个人的自传体传记。他与另一位同事合作,最后写成了一部864页的史诗巨著《聪敏人:六个朋友和他们创造的世界》。艾萨克森的工作习惯,恰巧被与他同租了一套海滨度假屋的同行记录了下来:“……他会退回到自己的卧室用上一段时间写书,而我们其余人则在露台或别的什么地方闲聊……他会在楼上待20分钟或一小时,我们能听到打字机的声音,然后他会像没事人一样轻松地走下楼.工作似乎从来都不会搅乱他的节奏,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会愉快地到楼上工作。”艾萨克森很善于使自己的生活过得乱中有序: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能立即转入深度工作模式,苦心打磨他那本书。他在完成这本900页的皇皇巨著的同时,还用去每天大部分时间去做记者,并成为行业尖兵。这种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新手。这种转换会严重削弱你有限的意志力储备;同时你还需要对自己的能力深具信念——坚信自己所做之事是重要的且必将成功。而这种信念往往建立在已取得的职业成就的基础上。以上的四种深度工作方案,后边都可以列出长长的拥趸,他们使用这种方法成功地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你猜对了,这份成为幸福的深度工作者的名单是否可以追加上你的名字,关键取决于一件事——你能不能把选定的策略嵌入到你的生活里,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上厕所这样不再需要提醒自己的自主行为。“伟大的头脑如艺术家般思考,却如会计般工作。”这意味着你需要严格地内化。最后,在开始正式开始尝试“深度工作”之前,有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需要你自问自答:1)你将在何处工作,工作多长时间:你的习惯中需要指定一个深度工作的场所。就把它当成你的柏林根塔楼。你需要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框架,而非漫无尽头,无休无止。2)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你的习惯需要规则和程序,确保你的努力具有结构性。比如,你可以约定不准使用任何网络,或设定每20分钟间隔产生的文字数量,以保持持续专注。没有这种结构,你的头脑就需要一遍遍审视自己在深度工作期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需要不断评估自己的工作深度是否足够。这些都是对意志力不必要的浪费。3)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你要确保大脑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可以设定以一杯上好的咖啡开始工作;或是确保能够保持足够能量的食物;或是包含散步之类的轻度活动,帮助大脑保持清醒。打磨自己的深度工作习惯需要试验,因此要乐于去尝试。我向你保证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一旦你培养出正确的习惯,影响将极为深远。深度工作是一件大事,不应草率了事。一张一弛,是为道。深度工作的日程一方面严格内化,一方面也要饶过自己,给自己留下必要的时间闲逛。比如,传统的科学文献都在强调“有意识思考”在判断中的作用。但其实大脑的某些角落有更多的神经频宽,比大脑的“意识思考中心”能够更好的筛取整合复杂的信息,获得潜在的解决方案。这就是著名的无意识工作理论。那些科学家的逸闻趣事中,苦思不得的一个研究关隘,往往在梦中得到了关键公式,这样的例子特别多。神经学家还发现保持专注需要自主性注意力。这种资源是有限的。持续专注会引发注意力疲劳。你的注意力需要时间复原。所以,某些“天然引人入胜的刺激”——比如欣赏日落或者唱两段京剧,这些刺激会“恰当的唤醒注意力,使集中注意力的体系有机会补充能量。”深度工作就像发豆芽,你最终炒得那一盘菜是否美味,取决于每个豆子(工作时间)之间留有疏密得当的空隙(闲逛时光)。书中的建议,对于一个新手而言,每天一个小时的高度专注工作已是极限,对于专家而言,也不能超过四小时的极限。我们知道,钢琴演奏的水平跟坐在琴凳上的时间是严格正相关的。研究发现,就连钢琴演奏家平时可以练习状态也只可持续三个半小时左右,而且通常要分两个独立的时段进行。当你都那么争气地开始深度工作了,在适当的时候,要对自己仁慈一些,给自己一个看得见的终点,这个终结点一开始就设定好,不是完成多少任务量,而是要在几点结束。以使工作时间成为一个可以忍受的离散型挑战。心无旁骛地工作之后,青山绿水、坐看夕阳。你会发现,在那里,万物闪耀。PS,罗斯福冲锋《深度工作》给最直接帮助的其实是这个叫做“罗斯福冲锋”的刻意练习。1876年就读于哈佛学院的西奥多.罗斯福,有着“惊人的兴趣排行榜”。他的爱好包括拳击、摔跤、健身、舞蹈课、诗歌阅读和自然学。
大一结束时他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阿迪朗达克山脉夏季的鸟》,并且获得了业内好评。甚至被推崇为“美国最博学的青年学者之一”。(当然,我们知道他后来成为了美国总统,而且是最有建树的美国总统之一,并没有止步于成为一名博物学家。所以,伟大是一种习惯。)传记作者推测他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不超过四分之一。但他的成绩却相当不赖:大一七门课程中五门优秀。他是如何做到的?来看看他处理学业的独特方式吧。从上午8点半到下午4点半这八个小时,他除了预留出时间给背诵、上课、体育锻炼以及午餐之外,余下所有时间全部用于专注学习。这些时间加起来也没多少,但是通过绝不分心以及极大的强度攻读,他实现了最高效的时间利用。“他待在书桌前的时间比较少,但是注意力十分集中,他的阅读速度十分快,所以比大多人节省出更多时间。”这个策略就是要求你在日常工作中,不时地像罗斯福一样发起冲锋。高强度工作——不查邮件,不浏览社交网站,不做白日梦,不数次跑去泡咖啡,利用每一束空闲的神经元来处理当下的任务,直到你用自己不懈的高度精力集中解决了任务。设定“罗斯福冲锋”的关键要点,一定给自己设定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时间期限。比如,设定50分钟内完成1000字的写作草稿。你应该总是可以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任务。后来,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决定自己试试。50分钟写1000字,对我来说不可能的任务。完成1000字我一般需要一两个月到一两年不等的时间,那还是侥幸完成的少数情况。但是天哪,这次我竟然做到了。我成功完成了罗斯福冲锋。虽然这期间用上了吃奶的力气。从那天起,我开始按照深度工作提供的方法进行蓄谋已久的读书笔记的写作尝试,结果第一个月,就完成了上万字。而这篇稿子也是成果之一。偶尔来这么一次(一周一次就好)“罗斯福冲锋”配以截止期限,为你大脑控制注意力的部分提供了反复的训练,可以系统性地提升你的脑力。每一次冲锋,都是一个抵抗到网络瞎溜达消磨时间的好机会,你抵抗这种冲动的时间越多,你治愈自己的心智残疾、成为你希望成为的那个人的机会就越大。本文编辑:崔C▎作者胡紫微资深媒体人、主持人、专栏作者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