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给朕看过来……

?姓名测试打分到底准不准?取名究竟要怎么取?
?取名润格启告

田钝按:最近在教学生们读《阿房宫赋》,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于是结合史料,即兴写了此文。“田钝讲古”公众号同一天刊发的诸多视频,诸位看官有兴趣,都可逐一看来,还都是很好看的说……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十三岁登基、二十二岁亲政的秦王嬴政,扫平六合,一匡天下。随后,集“皇”“帝”之名,垄断“朕”之称,开创性地做起了两年多年封建社会的“始皇帝”。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车同轨、废分封,立郡县,以及统一度量衡等等,都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也是影响至今的伟大功绩。
然而,数千年间,在世人眼里,让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秦始皇,是不折不扣的大暴君。
近些年来,随着各类文献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加上田野考古的诸多发现,越来越多的史料证明了秦始皇并非只是一个暴君。
其实,早在明朝,李贽就称其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最重要的功绩,无疑是扫灭六国,结束了战火纷飞数百年的战国割据时期。从此之后,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便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除了商鞅变法后积累的强大实力,使之能“奋六世之余烈”外,与其重视人才、善于用人也是分不开的。
一开始,嬴政对李斯、尉缭、姚贾等人并不信任。因为,他们都是“外国人”,而非“自己人”。以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他们总是充满疑心、顾虑重重。以各种理由,设置障碍,百般阻挠,甚至予以驱逐。
为此,李斯专门上了一篇《谏逐客书》。在文中,李斯以事实为依据,雄辩滔滔,列举客居秦国的人士,在秦国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批评嬴政对人才“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文中,李斯还意味深长地写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嬴政看后,恍然大悟,从谏如流,立改前过。随后,重用楚国人李斯、魏国人尉缭、韩国人韩非等。
正是嬴政善于用人、惟才是用、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的用人之道,这才使李斯等人有了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舞台,最后,帮助嬴政统一全国,完成了震古烁今的伟大功绩。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绝对不是越王勾践的专利。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兴冤狱,屠戮功臣几尽,令后世无比诟病。
然而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既没有像想明太祖朱元璋那样大开杀戒,也不没有像宋太祖赵匡胤那样玩“杯酒释兵权”,他除了将亲政前独掌大权的吕不韦逼死外,还真没有对自己的战友们下过多毒的死手。甚至在称帝后的八九年间,对整天批判他的儒家也有足够的宽容和尊重。
与此相反,秦始皇对功臣宿将继续委以重用,与李斯、王翦、蒙恬等关系融洽,即便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想来也不过如此。相比汉武帝走马灯似的换相,接连诛杀宰辅公卿,不难看出秦始皇的过人胆识。
大量史实表明,秦始皇用人的眼光、气度和手段,远高于历朝历代的其他君主,后世似乎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可与之一比高低。
近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章炳麟,对秦始皇的用人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汉武帝),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其视孝文(汉文帝),秦皇犹贤也。”
(家人手作,药材天然,因有良效,故予推广)

只可惜的是,秦始皇可能是因童年时与其父被迫做“人质”落下的阴影,他虽信任战友,却防范家人,他无视亲贵,弱化宗室,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秦始皇这种始终不愿面对的确立接班人问题,成了秦王朝最大的隐患,最后也成了其一生最大的失策,成了毁灭其基业的最大“命门”。
于是,在秦始皇出巡途中重病及暴死后,阉人赵高阳奉阴违,矫旨立胡亥,诛扶苏。而昔日的战友李斯出于私心,也背叛了秦始皇,妥协并胁从了赵高。
胡亥即位后,赵高专权,将秦始皇的其他子女尽数屠戮。
其后“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沉重的徭役赋税和残酷的苛政刑法,致使秦朝的气数丧失殆尽。
数年后,“戍卒叫,函谷举”,秦始皇费劲心机建立与维护的帝国,便轰然坍塌……
“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

历史上,被诟病为暴君的知名皇帝,还有隋炀帝。
与修筑长城、开通驰道疲民劳民的秦始皇一样,隋炀帝重启丝路,开凿运河,三征高丽,十几年里搞了太多疲民的浩大工程,最后民怨沸腾,走向灭亡。
隋炀帝
隋炀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开创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也秦始皇生前的诸多功绩一样,都是前无古人的超前创举,一直惠泽后世,直至今天。
秦始皇和隋炀帝两人的暴,是疲民之暴,是伤民之暴,他们是同个类似的人,他们的时代结局也相似。
昔人已矣。
引用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一句话: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最后,说下本期公众号文章标题的“朕”。
东汉学者、蔡文姬的老爸蔡邕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古尊卑不嫌,贵贱共之。”
意思是说,在上古时期时没有严格的尊卑划分的,并不像后世那样,有各种避讳,甚至取名需要避讳皇帝名讳,否则定然是欺君之罪。
据统计,先秦时期,“我”、“吾”、“余”、“朕”等字是人们普遍的自称之辞,此外,还有“卬”字,不过,此字知道的不多,只有在《诗经》等古籍中出现。
在当时,普通民众,也是时常自称为“朕”的。比如“朕要干活了”、“朕要上街了”、“朕要吃饭了”、“朕要嘘嘘了”、“朕要嗯嗯了”等等等等,习以为常。
屈原在《离骚》中,也自称“朕皇考曰伯庸”,可见在先秦时期,“朕”只是人皆可称的普通称辞。
至秦朝建立后,为了彰显“天下皆朕、皇权独尊”的含义,秦始皇将“朕”划为皇帝专有称呼,其他任何人都不得使用。
至秦始皇开始,不仅“百代皆行秦政制”,连皇帝的专用称呼也是丝毫没有更改。
之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除了僭越或分裂时期,天下就只有皇帝一人称“朕”,群臣百姓莫敢从之。
虽然秦朝二世而亡,没能千秋万世,但这个“朕”字却沿用了两千多年。
如今人人平等,更无避讳之忧,“朕”也已经成了全民皆可戏称的时代。
时代文明之进步,可见一斑。

(学习古文,领略经典,可随到随学,课堂中能很快进入状态,与其他同学同步对接,毫无违和之感)
(平阳同乡及各地道友可加田钝微信)

版权声明